L同学 | 16岁被牛津无条件录取,天才少女是怎样炼成的?
  • 2019-09-20
  • 11741
L同学,初中就读于新加坡莱佛士女子中学,因从小心怀牛津梦,2018年2月份来到培诺教育,通过远程课程学习A-Level课程。19年1月9日,15岁的她收到牛津大学数学专业预录取,8月15日,刚满16岁的L同学收到牛津大学的无条件录取。天才少女是怎么样炼成的?




自主学习的天才少女


刚来到培诺的时候,14岁的L同学跟培诺牛剑高端课程研发组组长黄克然老师说,自己要上牛津。从小她的梦想就是能上这所世界顶尖名校,如今梦想实现了。刚满16岁的她,就被牛津大学数学系无条件录取,今年十月份就要踏入牛津的大门。


在老师看来,她是一个非常聪明并且自律的学生。在黄克然老师的印象里,她有很高的天分,很有自己的想法,自理能力非常强,很小的年纪,就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,是成绩完全不需要担心的优等生。在同学眼里,她也是超越了学霸的存在,许多同学平日里都称呼她“天才”。

这一代的学霸,早已不是那种“流水线”式的考试达人,很大程度上是由A-Level课程本身的培养方式与国内课程不同来决定的。如果走传统道路,L同学同样也可以考上国内重点大学,但是在天赋发展上,可能会大打折扣。


公立教育对她来说,最大的问题,是要跟着学校统一的节奏走,剥夺了她想做自己事情的时间。而L同学从小就是一个效率很高,特别自律的孩子,她学习速度要快于一般学生,所以老师讲课的速度,常常让她觉得有点慢。进入培诺之后,尽管她会自觉整理笔记,做题或者完成作业,让自己变得很充实,但是和仍在公立学校奋战的同龄人比,还是觉得可以自主安排的时间变多了不少。


家庭教育,每个牛娃背后都有只看不到的手


常常会听到有人说,L同学比同龄人”早熟“很多,在我们聊下来之后,发现家庭的影响,似乎是更显著的方面。


在一个学霸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有什么样的专业特长、思维方式,以及做人准则,实际上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。这真的很像亚当·斯密所说的“看不见的手”——父母言传身教,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,而不是灌输,或用家长制的姿态去教训。


L同学表示,她从小就和父母建立一种开明、平等的沟通关系,让她可以发表自己对事情的见解,这在她以后的成长经历中都表现得非常明显。从小到大,父母会跟她探讨各种话题,从最近在读什么书,到如何看待一个新闻事情,到谈论父母的工作,既让她了解外面的世界,也保留了她求知欲和好奇心。

“很感谢父母对我的教育,在我眼中,我的爸爸是一位很有知识的人,他从经济,法律,政治,军事,到天文地理,甚至各种国际竞技游戏,他都懂。因为我曾经问他一些很奇怪的问题,我以为他会不知道,但是他竟然能一本正经的跟我讲出来。我妈让我每早坚持听英文新闻,当有“中美贸易战”,“华为5g”等时事文章,他们会发给我,让我去看。“在探究、讨论以及阅读的过程中,L同学在不断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。


丰富的哈佛夏校经历


收到牛津预录取offer后,L同学就申请了藤校的Summer School,申请的夏都给他发了offer,除了哈佛大学外,她还收到了斯坦福大学,哥伦比亚大学,以及芝加哥大学的Summer School的offer。


就像“去清华还是北大”,是每个人小时候的“烦恼”一样,学霸的烦恼之一就是在一堆世界顶尖名校的offer之中做选择。今年6月份,L同学选择了去哈佛大学上了两周的Summer School。 虽然L同学不是第一次出远门,但这是她第一次独自飞到美国,然后自己生活两周。在生活中不时会遇到小插曲,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去做,也锻炼了她的独立性。她说,“总体来说,参加哈佛夏校我很开心,能跟不同的人交流,学到很多东西,也很锻炼人。”

“当时决定要去哈佛上夏校我还是很期待的,在飞机上也遇到了很多清华北大的大三大四的学生,他们也是去美国藤校学习的,我们交流了很多。


来到哈佛,让L同学感到很不同的一点就是,哈佛大学的中国人很少,甚至是亚洲面孔都很少。“基本上都是美国人,少量的欧洲人,中国人很少,我可以跟不同背景的人交流,这更能让我体验到一个国家的文化。”


还有一点让L同学特别有感触的是,班里的每个人都很有故事。比如,L同学是16岁上了牛津,而其他人的情况就更加与众不同了。有人曾经是自闭症,在医院住了很多年,恢复后,通过自己的方法战胜了困难或者病魔,来到了哈佛;有的同学的父母是博士或者研究所的人,他们放弃了学术,建了一个棒球队,代表国家参加比赛。“每个人的故事都不同,觉得每个人都不是混进哈佛的。所以我很荣幸,跟这些不同经历的人在一起学习。”


“哈佛的氛围很好,Summer School的同学之间也没有固定的小团体,每天都会认识不同的朋友。食堂是自助式的,也很符合我的口味。一个人坐在这吃饭的时候,经常会有同学过来找你聊天。”


哈佛的夏校有很多课程可供选择。“因为我想提高下口语,让自己口音更加纯正,所以我选择了关于演讲的课程。除此之外,还会有些必须要参加的讲座。”



第二次参加Visionary的体验


如果说哈佛的Summer School让L同学体验了国外名校的生活方式,Visionary大学先修课程让她更了解数学,经济,编程等国外大学学术的部分。她表示,“这两个课程很互补,带给我不同的体验,我都很喜欢。”


去年,L同学在还没有申请牛津的情况下,就参加了Visionary课程,收获良多,甚至对她后来的牛津面试都很有帮助,今年作为准牛津学生,她第二次参加了Visionary课程。她说,去年第一次上Visionary课程的时候,还觉得有点难,但是今年第二次再来,她觉得难度不是很大,上课的时候导师的节奏她都可以跟上。


看到这里,或许你会想,一个同样的课程,参加两次,不会觉得重复吗?但对L同学来说,两年的Visionary,每年都有不同的收获,每年的收获很大。


她说,“今年和去年的课程安排不同,导师也不一样,这两年Visionary课程学到的东西很多。和去年相比,今年课程更多了,今年新增设了计算机和工程专业。课程安排都很合理,对于我这种什么都想学的人来说非常有帮助,我既想学数学,也想学计算机,经济,三门课程我都可以学。project更有趣了,导师们很用心的准备,带领我们做projecet,大家也很用心在学,反馈也比较好。培诺给Visionary准备的实验室,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。”

L同学是学数学专业的,这次选择了计算机的project。在她看来,计算机C++ 语法不是很难,关键是如何用一个严谨的思维写下来想做的东西。“你可能会达到这个目的,可是呈现的形式却不是你想要的,所以就需要改很多错误,挺有意思的,我还是挺喜欢的。”在做project的时候,L同学坐在那里整个下午都在敲代码,变身成了“码农,“最近眼睛用的很多,但是在自己打出第一个游戏的时候,特别有成就感。尤其是当你点'Run'的时候,玩的时候没有出现任何bug和系统上错误,你就特别开心。


“导师们很不容易,每一位导师都很负责。有的导师需要同一时间照顾很多组,解答很多问题。虽然是学生导师,但是教的很好。反而正因为是学生,更能站在我们能理解的角度上去解释问题。大家年龄相仿,交流上更顺畅。课后问问题,更加方便点。也不会觉得打扰到老师工作,每位老师都很随和。”


走进牛津看似轻松 实际早就注定


14岁时,L同学第一次雅思考了八分。16岁被牛津无条件录取,在外人看来,她好很轻松的就走进了牛津,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这其中付出了多少努力。性格要强的她,任何事情都喜欢提前规划,然后按照目标提前去做。从预录取到无条件录取,这段时间,除了准备还剩下的A-Level考试,L同学基本上都在自学大学课程。


原来,当身边很多同学都在为大学录取努力的时候,她却开始为牛津的大学课程准备了。今年上半年,L同学已经把牛津第一个学期的课程都自学过了!


在别人看来,L同学一直是个很稳的人,普遍比同龄人“早熟”一些,但是在她自己看来,有些事情现在开始并不早,恰恰是现在就应该去做的。“任何事情,我都会早想一步,早做一步,只有这样,我才能更加从容的去准备,并且做到最好。”


那些能走向世界名校的学霸,他们的特质都不同,但是你会发现,自律是他们永远不变的共同点。L同学就是个特别自律的人,尤其是在学习上面,计划性很强,甚至会精细到每天的规划,给自己规定好每天该学什么,几天之内把什么内容学完。她学时拼命,玩时也疯狂,她既打得了球,滑的了冰,但是也可以沉下心来学习。她很能玩,但是并不贪玩,“我会跟朋友玩的很嗨,但我不会主动张罗玩的事情。所以我平时都能沉下心来,沉淀自己,自己慢慢学习。”


成长和蜕变


在求学路上,L同学一心想上牛津,一路向前,并没有想那么多,现在倍加珍惜在国内的每一天。临开学还有一段时间,L同学现在每天都在做倒计时。”现在回头想想,假如没有家人和老师的支持,我考不上牛津。当时忽略一些事情,现在我想到了他们的付出,就很想回报他们。


L同学告诉我们,她在生活技能上面有很大的提高,洗衣服,做饭样样都可以搞定,用她的话说”自己一个人闯也是没问题的!


喜欢忙碌的生活


L同学喜欢忙碌和充实的生活,虽然大学的第一个学期课程不会很多,但她会让自己变得忙起来。我想趁着压力小的时候,多蹭一些别的专业的课,比如计算机。“


因为年龄太小,也不能出去实习,她想尽可能的丰富自己的经历,在大学的时候多考点证书。”希望在以后投简历的时候,自己的简历上面有很多东西可以写。”


在大学期间,她也会参加跟学术有关的社团。学校每周都会有一些小型的lecture,会邀请一些教授过来讲,她表示也会利用好这个资源。8月底的时候,L同学参加了牛津商谈队的北京回访赛。“学校的知识和考试已经足够让我在数学方面有知识基础,我所欠缺的是在计算机,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实战经验,所以想多体验下。”

“选课方面,会选与统计相关的课程,以后可以转AI,数据分析,也可以转金融和投行。这是两条路都可以走的情况,这也是黄老师给我的建议。”


硕士毕业后,L同学也才20岁。这是多让人羡慕的年纪啊,年轻就有很多选择。“很多人都觉得我年龄小,我自己也是比较倾向读博,但还不确定。假如读博的话,我还是会选择在英国读。”


L同学说,她很喜欢英国,未来四年都要在牛津度过,也会习惯了这里的环境。“美国对女生来说不是很安全,家里人也不会放心我一个人在美国,而且美国的政策不是很稳定。英国相对安全,而且牛津在一个小镇上,学术氛围很浓厚。”


给学弟学妹的建议

1.目标要明确,早点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。
提早决定和准备,不要到最后再被动的决定。不确定目标就没有定向,容易分心,不如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。
2.数学是一切的基础。
无论是老师,还是我父亲,都很支持我学数学。无论是计算机还是经济,学到最后都是数学。数学是一切的基础,也是所有学科的终极形式。学数学可以给我很多选择。



就这样在最好的年华,L同学进入了牛津这所象牙塔,要开始与城堡和图书馆为伍的生活。愿她在数学的海洋里肆意驰骋,在青春的阳光里一往无前。

上一篇:
Z同学|A-Level成绩考了4个A*,解题速度让帝国理工教授看呆,还给他专门发来了表扬信!
下一篇:
Z同学 | 18岁收到牛津本硕offer,22岁就成为牛津博士,学霸女神的开挂人生是怎样炼成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