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同学|离高考还有半年就被牛津录取!自己惊呼不敢相信……
说到名校,大家很多首先会联想到对某种专业技能的天赋,或者对某种社会活动热衷。牛津女孩X同学和我们印象中的名校生有点不同,X同学既不是成绩最顶尖的学霸,也不是最用功读书的学生,却顺利收到牛津大学预录取。
X同学,以基础数学A*、进阶数学A*、物理A*的优异成绩被牛津大学数学专业预录取。
那她为什么可以获得牛津大学的青睐?
带着这样的问题,小诺跟X同学聊了起来。
X同学表示,“在四平八稳的硬技能的背后,我拥有一些难能可贵的软技能。”也就是所谓的综合素养,让她有了和单项技能优异的同学们分庭抗礼的能力。今天,她分享了自己的故事——学校和家庭如何在不经意间给她无法取代的软技能。
学校氛围让我由内而外爱学习
首先说学校对我的影响。
初中就读于高桥初中,没有参加中考,高中是直接保送到萧山中学读书。初三下学期就上了高中提前班课程,身边普遍都是很优秀的同学,让我感觉学习状态超级好,也更喜欢学习了。从高一下半学期开始基本保持年级前五十,有时能排名年级前十。
初三暑假,我来到培诺,利用业余时间学习A-Level课程。如果说我的母校培养了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让我找到了学习方法,那培诺就是联系我现有知识和英国高中课程之间的桥梁,将我之前的知识储备融汇贯通到一起。
在培诺也遇到了对我帮助很大的老师,例如何可可老师,通过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有趣视频或者书籍,培养了我在数学方面的兴趣。虽然是物理老师,总是会给我们讲解一些数学知识,常常给我们传授一些“神奇的”解题思路,让我转变了惯性的思维模式。也特别感谢韩笑老师对我们的督促,当时觉得做作业很累,但是现在回想起来,刷题的感觉特别有成就感。记忆犹新的是16-17年跨年就是做着韩老师布置的作业度过的。
家有剑桥姐姐 父母总鼓励我
除了学校方面地刻意培养,我的家庭也为我营造了一个积极的氛围。当时之所以有出国留学的想法,其一是喜欢国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,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表姐是剑桥的,开始让我对世界名校有一个愿景。
父母总是鼓励我,并且跟我做朋友。从小到大,父母对我的学习没有操过什么心,他们也从不给我学习压力,让我自己做决定,相信并且尊重我的选择,希望我可以健康快乐的长大。反而越是这样,我越可以在学习中学会自律,并且找到适合我的方法。
当时牛津的面试感觉表现的不是很好,跟我父母提前打招呼说可能我要被out了,但我父母鼓励我说,没有关系,过去的事情就别想了。每每想到这些,我都很感谢他们。父母对我的礼仪和修养方面比较看重,教导我要为他人着想,形成有礼貌,守规矩等良好的习惯,让我觉得热情有礼貌跟成绩好都是很棒的表现,同时让我觉得软技能跟技能没有上下之分。我身上的多数软技能,可以说是长期积累后的自然流露。
难忘三次面试经历 让我一生铭记
说实话,当收到预录取通知的时候,我是很意外的。一共有三次面试,前两场都不如意,还好第三场题目答得比较顺利。当时我问了教授一个问题,他称赞了一下我并和我一起解答。还记得一个有趣的插曲,我在看加试名单的时候看到一个男生的名字,并提醒他还有加试,当时他毫不知情,幸好他最后能顺利赶过去参加了面试。
看到很多去牛津面试的学生都很优秀,自己也并没有什么底气。如果谈到优势的话,我认为反应能力快是比较重要的因素。面对教授的提问,回答错了不重要,一定要去尽快的作答。也得益于黄克然老师的面试辅导课,他鼓励我们用英文练习讲数学题,这让我的反应速度得到很大提高。黄老师也拓展了一些课外知识,在面试的时候也有遇到过相关类型的题目,都对我帮助很大。其次是面试中自然放松的状态可能是我比较加分的地方,我没有特别拘谨,看起来就像是老师和学生在交流。这些自然流露的表现,都是家庭和学校培养我的软技能。
劳逸结合 学起来才不累
我既不是班里成绩最顶尖的,也不是最刻苦努力的,但我绝对是学习的时候心情最愉悦的。我是个比较注重劳逸结合的人,受爸爸的影响,我比较喜欢看球赛,最喜欢拜仁!在课余时间会跟班里的小伙伴一起聊足球赛,时不时和班里的男生互怼一下,也算是挺好的消遣和放松方式了。
我比较喜欢参加课外活动,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合唱团的一员,初中还是民乐队的,高中时期是学生会干事,还参加学校英语社团,获得过21世纪杯浙江省英语演讲三等奖,征文比赛区一等奖,还获得过三等奖学金!平时喜欢看书,看电影,听音乐,从小弹钢琴,最大的兴趣之一就是逛书店!
反观我被大家视作成功的成长历程,我的家庭、学校、以及整个朋友圈子都给了我足够的耐心,没有人限制我的成长,更没有人试图拔苗助长。而我身上的软技能就是在这样的耐心与包容之中慢慢积累的。我相信,无论我之后的学业把我的专业技能锻炼得多么纯熟,这些软技能才是真正把我从人群中区分出来的,属于我自己的特色